咨询师处理自杀个案时,如何在复杂状况中稳住局面?

2018-01-23 18:44:37479

以下为北京二期班在线答疑分享。1879计划的辅助学习策略中,提供每两个月一次的专家在线答疑,由学员提出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,专家在班级群里为大家做解答。在线答疑是1879计划课堂的延伸和拓展。摘取共通性的内容,以飨读者。

韩桂香提问:青少年自杀和自我伤害相关知识,能否请蔡老师普及一下?希望老师推荐一些相关书籍及文献。

蔡丽芳老师答:1879计划有一门课,叫做“青少年问题与辅导”。这个议题很有可能在那门课里面老师会提到。接着你们还会有一门,叫做“自杀防治与危机干预”,也会有这部分内容。

自我伤害和自杀,在咨询工作里面会被叫做危机处理的一部分。在这两门课里面基本上都会有相关的知识和概念的介绍,任课老师都会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。廖老师好像有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。我也可以把这些问题转给廖老师,这样他会在危机干预的上课过程中,或者连廷嘉老师也会在上课的过程中,提供参考资料给各位做参考。

同时,我想利用这个机会,简单分享一下在青少年自杀问题上,我的一些看法。

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庞大,在台湾叫做自杀防治,是蛮复杂的过程。自我伤害跟自杀只是一个行为的表现,在这个行为表现的背后,有很多复杂的因素

假设我接到一个个案,个案背景资料说,他有自我伤害的倾向。遇到这样的个案的时候,我通常会去评估他的自杀风险。

比如:自杀意念强不强?他还会不会想要自杀?如果说他的念头常常出现,而且出现的频率一天比一天高。他不只想要死,连他如何死的规划越想越具体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就表示这个个案的风险越来越高。

当你认为他的自杀风险越来越高的时候,你就会开始担心自己能不能保护这个个案的人生安全,你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,因为这个时候你就面临要不要打破保密约定。一方面,保护他的压力越来越大,同时打破约定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。那我们就需要在过程中做斟酌,来做出决定。

这时候,你就要好好地跟个案讨论。像我礼拜三接到一个个案,他说他要为自己找一个目标,才有办法活着,所有他要活到礼拜六,因为他礼拜六要去见一个很重要的人。我听了以后就开始跟他讨论。你要不要试着活到下礼拜三,让我也可以见到你。我做这样的举动就是要去看看他的反应是什么,那个学生会想一想,然后就开心地跟我说“好”。

刚刚那个例子,个案是在告诉我说,他活得很辛苦,他要有目标才能够活下去。为了要活下去,他要不断地找目标。那个学生曾经自杀,但是他现在还活着。

会不会有自杀的风险?我当然会担心他的自杀风险。但当他可以有一个目标的时候,他就会活下去。我就会说,你可以活到礼拜六。我会和他讨论,我们这段时间的谈话我发现他有什么样的进步。其实真的活着很辛苦,很不容易,但是不论如何,你愿不愿意给你一个机会,也给我一个机会,下礼拜三我们还要再见面。既然他承诺了,我就不会打破保密约定。因为我相信他下个礼拜三会出现。

只要个案每个礼拜都出现,他就会一个礼拜一个礼拜地活下去。然后下个礼拜来,我就和他讨论一下,他最近的自我伤害和自杀的意念有多强,他有什么样具体的想法,来再度评估他的自杀风险。

这刚好是最近的一个经验,跟大家分享处理的这个过程。

我没有告诉个案说,你不要自杀。而是同理他,说他活得很辛苦,有时候真的会活不下去,有时候真的会不想活。所有重点是在于他为何活得如此辛苦,然后是怎么样让他活不下去,可是他还很努力为自己找目标

所以我们不是问自杀,而是从自杀这个意图背后的脉络当中,协助个案找到他的生活和目标,如果他可以活得稍微轻松一点,不用这么辛苦,那他就可以活下去,也就可以不用选择自杀。

这大概是我在处理自杀个案时的一个基本的步调跟原则。

处理自杀个案要很谨慎。导致个案自杀后面那些复杂的、纠结的心境和想法,才是我们在咨询过程中需要去着力的。当他的自杀风险经过评估是升高的时候,我们没有办法确保他的安全,那就要打破保密约定,找重要的人和相关的人来确保他的安全。

对这个问题,我就做这样相关的回应。